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当惠州遇见首发经济:一场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4-02 09:23:000人关注

  走进港惠三期罗浮里,耗时三年打造的8大原创IP精灵家族以及“蝶树溪谷”等四大主题场景,让人目不暇接;惠州华贸天地LEGO(乐高)开业当天以220万元的销售额成为全国开业首日销售第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近年来成为首发经济快速发展的热土。惠州山姆会员店、华贸天地、港惠购物中心、金山湖中心等商业综合体竞相引入数百个品牌首店,在吸引全城关注的同时,大大激发了消费活力。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发经济”多次被提及,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首发经济为何能引流?如何通过引入首店首秀首展,进一步带动消费经济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品牌集聚—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的持续良性循环?近日,记者走访了惠州山姆会员店和市区几大核心商圈,解锁首发经济的引流密码。

  名品聚惠

  众多优质品牌进驻惠州开设惠州首店

  首店是首发经济的标志性场景。近年来,一些以往仅在一线城市布局的优质品牌相继进驻惠州开设惠州首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打卡,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惠州华贸天地是惠州打造顶级购物体验、积极发展首店经济的示范性商圈。华贸集团副总裁兼惠州分公司总经理何振城告诉记者,过去三年,惠州华贸天地聚焦“首店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包括国际名品、国际美妆、高端户外运动、零售潮玩、品质餐饮等核心业态的众多惠州首店,其中仅2024年就引入121家。

  他介绍,在华贸天地引进的惠州首店中,lululemon(露露乐蒙)、SALOMON(萨洛蒙)、施丹兰、CHARLES&KEITH、LEGO(乐高)、泡泡玛特、X11、达美乐、摩打食堂、寿司郎等众多品牌都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其中,LEGO开业当天以220万元的销售额位居全国开业首日销售第一,达美乐开业当日以38万元的销售额创下全球门店新高,更有超100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位于华贸天地的CHARLES&KEITH惠州首店。图片由华贸天地提供

  港惠新天地是惠州最早的城市综合体之一,也是众多品牌惠州首店的聚集地。“过去买限量款要去广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抢到。”在惠州首家Nike Rise 750体验店,潮人小陈拿着一双最新款联名鞋说道。据悉,开业后,这家双层设计的旗舰店引入限量潮品、球星互动等玩法,让年轻潮人直呼“刷新了惠州潮流消费的天花板”。

  “没想到,惠州就有LVMH集团直营的高端化妆品店,不用去一线城市就可以一站式购齐高端美妆了!”发现港惠引进丝芙兰这家“宝藏新店”后,市民林女士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分享给闺蜜。

  据悉,近年来,港惠通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为市民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仅近三年就引入150家。这些惠州首店涵盖了美妆、珠宝、餐饮、服饰、书店、文旅、潮玩等多重业态,成为商场的“流量担当”。

  惠州山姆会员店是近年来惠州引入的最具知名度的城市首店之一。自2021年开业以来,“逛山姆”成为惠州市民体验消费乐趣的全新风尚。“在山姆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品类更齐全且品质上乘的商品。”谈到为何爱逛山姆,市民雨晴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惠州山姆会员店宽敞明亮的环境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体验。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摄

  “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来,山姆秉承‘会员第一’的经营理念,为追求生活品质的家庭带来差异化的商品、独特的会员体验和显著的价值。”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司事务区域总经理潘志荣表示,“精选”是山姆差异化商品战略的核心,山姆为会员家庭精心挑选约4000种高品质商品,并通过持续提升端到端效率,带来显著价格优势,为会员免去反复挑选和比价的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也是首发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以无人棋牌室、茶室、健身房、自习室,以及量贩式零食店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也不断涌现,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记者近日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惠州的量贩式零食店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部分零食品牌开始从单纯的零食售卖向“零食+生活百货”综合业态转变,增加了日用品等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引流密码

  首店品牌具备品质与流量的双重保障

  首发经济中首店的标准是什么?他们引流的爆点在哪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关于首店,目前各地的商务部门都有类似“申报指南”“实施细则”等参考类文件,不过在国家层面,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指引。

  “首店这个定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惠州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港惠商管总裁秘海英表示,每个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环境不一样,所定义的首店自然会有差别,“比如北京、上海这样级别的城市,肯定是放眼全球。所要引入的首店,自然是全亚洲首家、全国首家这样级别的。而放眼广东,广州、深圳与其他地市所定义的首店,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具体到港惠新天地,秘海英说,首店经济的核心是人无我有,通过稀缺性体验与差异化服务,既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为城市商业持续注入活力。但首店不是简单的“首家”,而应是品质与流量的双重保障,在招商时会以品牌知名度、差异化服务及持续运营能力等作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

  “要说这些惠州首店的引流密码,有一个基础是他们本身就是经过市场沉淀的优质品牌,已自带流量,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我们引进来,事实上是与消费者需求达成一种双向奔赴,只要我们提供优质环境帮助他们运营好、宣传好,就一定能持续引流。”秘海英说。

  何振城表示,华贸天地所引进的惠州首店,一般是这个品牌已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连锁效应和品牌效应,引入惠州之后,能够导入更多的流量,在当地做出优秀的业绩。他们的稀缺性,可以让惠州消费者零距离接触时尚潮流,同时也能不断更新商圈的经营内容,推动惠州商业经济发展。

  “而且引进这些首店,我们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不断搜集消费者意见后,有目标地开展招商并逐步引入。在这项工作中,涵盖了招商、企划、运营、推广、服务、场景等多个维度,我们要创造优质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在惠州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何振城说。

  潘志荣说,山姆会员商店是沃尔玛旗下的会员制商店,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目前已在全国30个城市开设了50多家门店,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这就是流量的体现。

  “逛山姆”已经成为很多会员家庭的周末休闲项目,在惠州店,会员可以充分感受山姆“趣味性、互动

  性、专业性”的购物体验,让各年龄层的家庭成员都能找到归属感、惊喜和乐趣。比如在电子数码区域汇聚众多潮流商品,会员可以尽情试玩,父母可以与孩子来一场电玩PK赛;在大厨坐镇的“山姆厨房”,会员可以一边享受新鲜出炉的菜式,一边听大厨介绍烹饪技巧、酒水佐餐搭配建议等。

  持续发展

  创新运营方式破局消费同质化

  近年来,首店经济成为许多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品牌集聚和产业联动等多重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然而,首店经济的“光环”背后,挑战同样存在: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将“首店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

  有研究指出,在首店经济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及商圈盲目追求首店数量,导致品牌类型趋同、业态单一。例如,多个城市扎堆引入相似的国际快消品牌首店,缺乏本土文化融合与差异化创新,难以形成可持续吸引力,最终沦为“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点。

  对此,不少专家直言,首店经济绝非简单的“首店数量竞赛”,而是要通过打造“首店+首展+首秀”的生态链,构建“消费—产业—文化”的闭环。

  作为市人大代表,秘海英在今年市两会上提出鼓励发展首发经济,支持消费场景创新升级的建议。她认为,目前我市零售商业存量大,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卷式”竞争,并不利于零售商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下,亟需通过大力创新来实现突围,首发经济就是重要一环。

  “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指导和支持商业体发展首发经济、进行消费场景创新升级,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秘海英建议,鼓励商业体引进符合客层需求的惠州首店、首展、首秀;同时支持商业体厚植本地文旅资源,开展场景化改造,策划商旅文体融合的各类体验型活动,塑造“文旅+商业”城市文化节庆品牌,推动首发经济蓬勃发展。

  以港惠三期罗浮里为例,该项目将目光投向岭南第一山罗浮山,以东晋葛洪“遗衣化蝶”传说为灵感,耗时三年打造了8大原创IP精灵家族,构建“蝶树溪谷”“潮酷馆”等四大主题场景,将城市元素、文化融合到现代商业中。这正是一场惠州本土文化与商业发展巧妙融合的首秀。

位于港惠三期罗浮里的愈欣书店如迷宫般引人入胜。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摄

  首秀的效果令人惊喜。去年4月底,港惠新天地三期开业后,带动“五一”假期日均客流显著提升,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IP衍生品首月销售额也非常可观。秘海英表示,未来项目还计划开发绘本、情景剧等深度延伸内容,进一步打造属于惠州的现代商业新名片。

  政策支持也是首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记者梳理发现,无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是东莞、中山、杭州、绍兴等新兴城市,都对引进或开设首店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在北京,零售企业按照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最高50%,开设亚洲首店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而对引进方,每引进1个满足条件的店铺,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在东莞,引进首店的招引企业,最高奖励5万元;开设首店,最高奖励20万元。

  《2024年惠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商业消费高质量发展事项)申报指南》也提出,对于成功引进中国(内地)首店、广东首店、惠州首店的商业运营载体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资金奖补。

  目前,首发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其价值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城市更新、文化焕新、产业革新的交汇点,以及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上海在2018年首倡首店经济,2024年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形成以新天地、南京西路等商圈为核心,国际品牌首店与本土创新品牌同台竞技,实现“流量+留量”双轮驱动。

  深圳以“首发中心”和“首店集聚区”为载体,聚焦科技与消费融合,在华强北商圈引入全球首个AI零售概念店,实现“体验式消费+技术展示”双突破,为首发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将“首”的稀缺性与“新”的持续性进行融合,让政策、技术、文化形成共振,首发经济将有望从“现象级爆款”进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

  记者手记

实现从“首店”到 “久店”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风金属框架、霓虹灯文字墙、门店设计成潮流风……记者发现,一些“首店”追求“出片神器”,争取成为打卡点。随着消费理性化趋势增强,消费者对“体验深度”要求提升,单纯依赖场景打卡的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且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对首店的新鲜感消退。

  如何防止首店“新鲜感”褪去,留住人心?许多首店在不同城市的定位趋同,需通过文化、科技等差异化路径突围,不能追求瞬时流量爆破,更需要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循环。

  每个城市有不同的生活和文化习惯,譬如不能在一个不吃辣的地方开设大量“火辣辣”的餐饮店,否则容易导致首店经济“水土不服”。发展首店,也需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以差异化体验激活创新“基因”,通过“文化+”的方式融合创新,打造具有本土标识的消费生态。

  比“首”更重要的是“久”。打破“千店一面”,提供创新、高质量的复合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才能激活首店经济的“流量密码”,推动“网红”走向“长红”。同时,要更注重与周边的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联动,打造首店经济生态圈,真正实现流量“驻留”与消费“深耕”。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刘炜炜 袁畅 游璇钰 刘建威 刘豪伟

相关推荐:
琴视频|因两项违规行为,浙商财险青岛分公司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合作共推“十个一”工程 龙虎榜丨机构今日买入这11股,抛售振江股份3.43亿元 枣庄市市中区:万达广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张恩惠主持召开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全委会会议 以帮老年人投资为名诈骗370余万元,理财公司前业务员获刑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