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城区七八级,山区阵风十三级,气温骤降12度……4月1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近十年来全市首个大风橙色预警。本周末将出现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致灾性强,面对极端大风天气朝阳区各部门、各街乡迅速落实市、区两级政府部署进入防灾备战状态,以“万无一失”的责任与担当守护城市安宁与百姓安全。
响应
“周六北京将现同期少见破坏性大风,请提前做好应急指挥准备。”区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负责人刘子明接到信息后,立刻带领同事们提前开展了大风天气应对响应工作。
区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负责全区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防御协调及应急联动工作。在与气象部门会商启动了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后,刘子明便匆匆赶往会议室,与其他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召开大风天气应对部署会。
根据监测显示的天气的数据变化,刘子明和同事们与区城管委、园林绿化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对大风防范工作进行了对接部署,向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11日-13日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准备工作通知》,并要求各单位连夜开展隐患整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督促检查应对准备情况。
区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还将对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轮巡,并调度应急局、森防办,对生产经营单位、森林防火单位等进行大力巡查,要求相关单位按照预警级别停止相关活动。
进仓
“美团车已归集回库。”“街道给找的临时囤车场地。”区城市管理委交通科工作人员赵文超负责的“朝阳区共享单车群”里,自10号下午开始,消息就一直响不停,各个共享单车企业正在按照市、区要求,采取回收仓库、就近集中存放、绳索捆绑加固等方式,实现减量投放。
“一辆共享单车的重量其实跟一袋二三十斤的大米差不多重,很容易被吹倒。”夜里将近12点赵文超还没睡,心里想着,一旦天气像预警的一样,极容易造成倒伏、被吹跑,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不说,就怕砸伤了群众。
11号早晨7点,赵文超就喊上了美团、青桔等共享单车的片区负责人,走上街面巡查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的位置。在潘家园街道的一处共享单车停靠点,赵文超发现有一排共享单车停在非隔离带中,他紧急联系街道,就近找了一处囤车地点并把这些车绑在一起,再以一旁的大树作为支撑,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辆倒伏或是被吹跑。
一上午,赵文超从东三环南路排查,环路上、地铁口,每一处都不放过。截至发稿时间,区城市管理委已组织运营企业出动630余人,350余辆运维车,完成回收仓库5万余辆,就近集中存放捆绑加固6万余辆。
“瘦身”
“水碓子东路有三棵树需要剪枝、日坛北路与东路交叉口那棵树得伐掉……”从10号下午开始,朝阳区绿地养护单位北京市朝园弘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核心区负责人姚燕博,脑子里就有了一本账。
大风预警后,区园林绿化局第一时间通知各个养护单位全面摸排干枯枝、幼小树、树干倾斜、干枯树等,评估筛选出危险树木以及需要加固、修剪的树木,消除倒伏隐患。
朝阳区专业绿地范围分为四个片区,姚燕博负责的核心区包括麦子店、东风、三里屯、朝外、六里屯等十余个街乡,片区杨树较多,树种高大、粗壮、树冠庞大、绿色时间长、生长迅速,但缺点是根系不发达,遇到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容易倒伏,之前也曾遇到过极端天气树木倒伏的事儿。
10号下午,姚燕博就开始组织人员、调集升降机、整理工具,开始对片区内的树木进行隐患消除,晚上在水碓子东路一直忙碌到凌晨1点多。11号早上8点不到,姚燕博又来到了朝外大街组织人员,对日坛北路和东路交叉口的一株危险树木进行砍伐处理。
目前,朝阳区园林绿化局4个片区、93个标段齐发力,共计修剪树木1841株、加固树木155株、伐除安全隐患树木15株。
排查
4月11日一大早,天刚亮,大屯街道慧忠北里第三社区党委书记庞俊英已经站在了208号楼下。她仰着头,眯起眼睛,目光沿着楼体一寸寸上移——五单元501的空调外挂机上,几块纸板还堆在那儿,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昨天不是通知住户清理了吗?”心里这样想着,她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刘先生,那些纸板必须马上收进去,预报说今天阵风能到10多级……”挂断电话,她快步走向下一个巡查点,脚步比平时快了几分。
虽然昨天庞俊英已经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连夜排查了一遍,但她心里还是放不下。“大风不等人,各个重点点位,我必须再看一遍。”庞俊英说。
现场的巡查正在进行,社区微信群里的消息也一个接一个来了:3楼窗户外的堆物堆料已经清理完毕;大件垃圾堆放点的垃圾已经清运完毕;商户外挂的装饰品已经收回……看着这些隐患一一排除,庞俊英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微笑。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