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物报】
《哪吒2》在海外掀起观影狂潮
影片中的“急急如律令”到底怎么翻译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今天我们去汉代简牍中
找一找急急“如律令”的来源
01
“如律令”究竟是什么意思
1990年,悬泉置遗址出土了一枚
“迎天马简”
简文内容是朝廷派专人前往敦煌迎天马
出长安后,从右扶风往西直到敦煌
沿途驿站传舍,都要按规定招待
并提供车马食宿
简文中“如律令”三个字非常吸睛
“如律令”到底是什么意思?
急急“如律令”究竟有多急?
△ 迎天马简中的“如律令”
原来,在汉代
律令是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律令”就是按照法令执行的意思
这也是汉代公文结尾的常用格式
在语气上
这“如律令”还有违律必究的意味
随着日常文书频繁使用
这句话也演变成了“催促执行”的意思
△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简牍中的“如律令”
02
这枚简牍见证一段历史
为什么迎天马这件事要
急急“如律令”?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
李广利伐大宛取得胜利
大宛承诺向西汉王朝“岁献天马二匹”
20多年后的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
御史大夫田广明下发了一份朝廷使者的传信
要求沿途“如律令”一样迎接“天马”
此简的记载可以证明
这20余年间
大宛一直践行每年献马两匹的约定
△ 东汉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东汉墓葬,甘肃省博物馆藏。点击查看铜奔马的更多故事
正是因为出产于大宛和乌孙等地的
大批良马通过敦煌进入汉朝境内
使西汉的马种得到迅速的改良
汉朝骑兵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因此,在当时的交通条件极不便利的情况下
朝廷每年都要专门派官员远赴敦煌郡迎天马
从敦煌郡迎接贡使和天马再到京师长安
沿途所过之地,要提供车驾和食宿安排
可见汉朝对迎天马的高度重视
△ 西汉鎏金铜马,茂陵博物馆藏
这条汉朝大军远征大宛的路线
最终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这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流
也就有了诗句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03
急急“如律令”,悬泉置的“标配”
说到急急“如律令”
就不得不提悬泉置
△ 悬泉置遗址
作为汉代建立在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驿置机关
这里每天都在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
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等
△ 汉“悬泉里程简”,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这里出土的“悬泉里程简”
与甲渠候官遗址所出“驿置道里簿”可以衔接
完整记录了从京城长安到敦煌的
路线、里程以及沿途经过地区
是研究丝绸之路东段交通的重要资料
△魏晋“驿使图”壁画砖,甘肃省博物馆藏。点击查看中国最早“快递小哥”的故事
在这里
你能看到驿使快马加鞭地传递邮件
还能看到官府为了宣传“环境保护法”
将《四时月令诏条》誊抄在墙上
向往来路人广而告之
△ 汉《四时月令诏条》,甘肃简牍博物馆藏,被誉为汉代的“环境保护法”。点击查看详情
急急“如律令”就这样生动地体现在
一枚枚简牍、一幅幅壁书上
在悬泉置遗址南侧的山中有一处泉眼
古老的泉水流淌了2000多年
见证了这里每一个急急的脚步
也见证了汉代律令的独特风采
来源丨央视新闻客户端特别鸣谢丨甘肃简牍博物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甘肃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编辑:雪晓楠
校对:钱炳彰
审核:耿 坤 续红明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