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过,有些人身体就开始闹腾了——头胀眼花、胸口发闷、脖子僵硬、脾气暴躁,有的甚至开始咽喉发干、眼睛红肿、口苦口臭。
这些毛病,表面看是小事,其实背后有一个根源——肝气太旺,气血运行不畅。
清明过后
保持肝气畅通
中医理论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的功能以升发、疏泄为特点,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脏器。
而肝在五行属木,与春气相通应,清明过后,这种升发功能达到最旺。
此时,若肝气舒畅则气机顺畅,肝气不舒则气机郁滞,出现偏头痛、两胁胀满、喜叹息、情绪不畅、嗳气频频、腹胀不适、消化不良、大便不调、月经不调等肝气不舒的情况。
因此春季养生,疏肝很重要,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下三种食物,不给肝脏“添堵”——
01、辛辣上火的食物
清明之后,阳气渐旺,肝火升腾,这时候再吃辛辣之品,就是“火上浇油”。
很容易导致肝火内扰,而热邪常和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
而且,内火会耗伤津液,湿气出不去,就容易形成痰湿、结节、动脉斑块。
所以,清明后,辣椒、花椒、蒜头这类东西,能少吃就少吃。
02、油腻煎炸的食物
煎炸、烧烤食物虽然好吃,但比较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还会阻碍肝气升发。
肝气、脾气不舒,湿气运输不出去,就会堆积在人体内,产生“痰、湿、瘀、毒”等病邪,血管堵塞、结节、囊肿等问题也更容易上门。
03、生冷甜腻的食物
中医讲“甘助湿”,所以身体里已经有一些湿毒或痰湿之毒存在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较高的瓜、果、薯、蜜。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热带水果,如芒果、菠萝、榴莲等含糖量都很高 ,大家一定要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