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停车超时15秒,多收8元!杭州一商场回应:已退费

发布时间:2025-04-09 10:31:000人关注

林先生反映:我和老婆开车到远洋乐堤港吃饭,停车2小时15秒,却付了3小时的钱……


超出15秒多收1小时停车费

远洋乐堤港:已退费处理



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了林先生。林先生说4月1日中午11点45分,他把车开到远洋乐堤港地下停车库,吃完午饭,下午1点44分来到地下车库,准备回家。


“当时我开车,老婆坐副驾驶,她准备扫码支付。我们离停车场出口比较近,扫码显示的是16元,也就是按2小时付钱(停车费每小时8元)。但是当我把车开到停车场出口闸机处时,付费界面跳了一下,成了24元,让我们按3小时付钱。”


林先生说,他们核对了时间,发现多停了15秒,就得按1个小时收费。


“当时商场跟我解释,规定就是这样的,超出部分按1小时收费。如果注册免费会员,提前缴费可以预留30分钟。可是作为消费者,那个停车位离出口那么近,谁能想到都把车开到出口了,要多付1小时钱?”


林先生说,后来经过12345协调,商场给他退了8元钱。


远洋乐堤港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4月3日已对林先生多支付的8元钱退费处理。


“如果完成会员注册,就可以使用停车优惠,在乐堤港微信公众号上操作:停车缴费—输入车牌—查询缴费—选择会员优惠(第一次使用需要点击一键绑定车牌后再重新进入选择优惠)—确认优惠—确认缴费,绑定车牌可享受会员优惠,完成缴费后30分钟内离场,超过30分钟另行收费。我们和林先生进行了解释沟通,希望其他顾客也可以理解。”


林先生说,杭州市不少商场停车都是这样,超出几分钟按1小时收费。


“像北京、南京等一些城市不少商场,都把收费时间设定为15分钟,这样更人性化,矛盾也少很多。如果超过几分钟就要按1小时算,让人很不舒服。”



记者随机采访14位车主

12位希望缩短计费周期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14位车主,12位表示希望缩短计费单位时间,相比超过就按1小时计费,半小时、15分钟或更短计费单位,更人性化。


陈先生说,平常开车去商场公园,经常担心凑不满停车时长,只好多逗留一会儿。“但孩子太小了,玩累了吵着要回去,如果我停了1小时20分钟,剩下40分钟只能吃‘哑巴亏’。”


陈先生建议超出1小时,可以每10-20分钟为一档收费,“我觉得杭州在数字化方面能做到这一点”。


何女士说,经常去超市买东西,地下车库很大,停好车再逛一圈挑选商品要花好长时间。


“虽然大多数停车场前15分钟免费,但对逛超市的人来说肯定不够,万一逛了1小时01分钟,出去付钱很容易傻眼的。以我的经验,停车3小时需要支付超过20块钱,下次可能就不来了。希望对临时停车更友好一些。”


李先生说,“去餐厅消费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我去吃了一顿烤肉,相比烤肉价格停车费不算什么,付了也就付了。但是如果能缩短计费周期,我肯定赞成”。


顾先生也赞成缩短计费周期,但前提是不要涨价。“比如现在1小时收8块钱,如果以15分钟为一轮,可以按2块钱来收,不要趁机涨上去。”



去年曾有市政协委员提交建议

相关部门答复:具有重要价值,我们高度重视



2024年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曾有政协委员提交《关于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的建议》。


建议提到,杭州主城区现行停车成本普遍不低,以每小时统计:在公共停车场,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庆、春节长假30元,其他旺季节假日20元,核心区12元;而主要综合体社会停车场,如万象城10元、嘉里中心10元、解百10元、湖滨银泰15元、西湖银泰城10元。


按1小时收费,大部分车主尚能接受,但如果超出1分钟,车主要多承受少则5元半小时,多则15元半小时的停车费,面对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车主恐怕都会觉得“消费不公平”而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


而以小时计费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超出1分钟是否值得多付30分钟的钱、因第三方原因而超时怎么算、逛也得把剩下的时间逛回来等问题。


从技术上说,杭州是“城市大脑”的发源地,“先离场、后付费”等智慧停车早已实行,计费单位从小时细化到分钟甚至秒,应该不是难事。


2024年7月1日,市政府网站发布《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124号提案的答复》。


其中提到:“试行机动车停放以分钟为单位计费”的建议,对于探索优化我市停车收费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我们高度重视,前期与相关部门及企业开展多轮研讨,并深入停车场进行调研分析。鉴于计费周期直接影响市民停车需求及时长等,与停车资源利用息息相关,需综合考虑优化路径。下一步,将具体采取加强收费政策研究、加强停车收费管理、加强收费标准公示等措施。


昨天记者采访了去年提案的市政协委员陈萍。他说,超过部分统一按照1小时收费是“通病”,去年提交建议后,市发改委也在牵头,努力推进停车场缩短计费周期。


“这个几乎每个开车的人都会遇到,不光是我,身边朋友也是。其实不是说一定要按照‘分钟’为单位计费,主要倡导公平消费的概念。简单来说,停多长时间,花多少钱。”


陈萍说,对消费者来说,尝试缩短计费周期十分必要,不用急着一步到位,慢慢缩短也可以。比方说,缩短到半小时,也是一种改变,缩短到15分钟,对大家来说更加有利。


“像林先生遇到的问题,就是比较极端的案例。很多人在缴费以后就会想,算了,也就几块钱。但如果能做出一点改变,消费者的体验感就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国内不少城市缩短了停车计费周期。比如南京禄口机场停车场,超出1小时后以半小时为计费周期。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停车15分钟内免费,此后每15分钟收取5元。上海部分智慧道路停车场首小时按实际停放时长,分为0-15分钟、15-30分钟、30-60分钟进行计费,超过1小时后,按每增加30分钟累加。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编辑:小W

相关推荐:
突发!狂风刮落小区外立面,杭州有人被砸正在医院抢救 16日起,拓东体育中心内部道路禁止车辆通行 拉萨一停车场被立案处罚! 警醒,政府机关重要人员行程信息这样被外泄! 官宣!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沈阳的一辆路虎被早餐车剐蹭后,要求的赔偿是15个鸡蛋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