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右江区紧扣工业振兴战略部署,锚定“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目标,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推进企业培育工作。今年一季度推动榕融新材料技术(广西)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升规入统,完成年度目标的60%,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突破70家,新增数创近三年同期新高,为右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精准滴灌”,构建梯度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右江区坚持把精准服务作为企业培育的着力点,建立“发现一家、培育一家、升规一家”的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从“种子企业”到“规上企业”的全周期服务闭环。建立领导联系工业企业制度,成立由工信、统计、发改、税务等部门组成的培育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发展难题,精准化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建立“临规企业库”,通过拉网式排查,筛选出14家具有发展潜力、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推行“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对临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调整培育库名单,确保培育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强化“政策赋能”,打造多维立体扶持体系。创新构建“政策+金融+市场”的“三位一体”扶持体系,形成“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的政策组合拳,激发企业升规内生动力。整合惠企政策汇编成册,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为每家临规企业安排服务专员,上门宣传解读政策,确保政策礼包精准直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对上规的工业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强化金融支持力度,组织融资对接活动,推广“桂惠贷”“项目贷”等优惠贷款政策,积极推动培育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区内外各类展会、经贸洽谈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创新“育成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着眼长远发展,建立“数字赋能+要素保障+梯度培育”的生态培育机制,推动企业“升规不返退、发展可持续”。推进企业加快数字化建设,2个数字化改造项目纳入自治区2025年拟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智改数转网联典型应用场景项目),3家企业申报认定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先进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强化要素保障,成立右江区重大项目攻坚专责组,帮助培育企业破解项目规划、用水、用电、用地等发展瓶颈,为加快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和资源要素保障。按照“梯度培育”思路,围绕新型生态铝产业、林木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采用“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模式开展创新平台建设。
来源: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