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智能辅助驾驶

发布时间:2025-04-21 14:15:000人关注

2025年4月16日,中国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的落实情况及建议。

该通知于2025年2月底正式发布,明确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准入和召回管理,进一步规范汽车生产企业OTA升级活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维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技术规范应用,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2025年是中国汽车智能驾驶突飞猛进的一年,多家车企陆续发布各自的智驾方案。本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大概率也会是智能驾驶的秀场。

与此同时,智能辅助驾驶引发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一旦出现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最近一起发生在2025年3月29日夜间,三名年轻女性驾驶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路上行驶,开启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撞上高速公路边上的水泥墩,车辆自燃,导致三人不幸身亡。

血泪教训,敲响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警钟。欲速则不达,行稳方能致远。

人工智能

01 英特尔出售旗下芯片公司

4月14日,英特尔宣布已与私募股权机构银湖(Silver Lake)达成最终协议,向其出售可编程芯片业务Altera51%的股份。本次交易对Altera的估值为87.5亿美元,完成后英特尔将继续持有Altera剩余49%的股份。

Altera创立于1983年,专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一种半定制化的可编程逻辑芯片)技术,产品应用于工业、通信、数据中心等领域。2015年,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Altera,将其并入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部(PSG)。

2024年3月,Altera独立运营,全年营收15.4亿美元,约占英特尔总收入(531亿美元)的3%;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经营亏损为6.15亿美元。

• 点评:近年来,英特尔CPU市场份额被AMD追赶,GPU则落后于英伟达。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上任的CEO陈立武(Lip-Bu Tan)表示将剥离非核心资产,专注AI芯片和定制化半导体转型。估值腰斩出售Altera股权是该战略的关键举措。未来,英特尔如何利用所得资金加速AI芯片研发和制造,Altera能否在新的股权结构下扭亏为盈,都是英特尔将要面临的挑战。(曹妍)

02 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

4月14日,全球知名开源大模型平台Hugging Face宣布收购机器人公司Pollen Robotics,未来将出售实体机器人。此次交易金额并未公开。

Hugging Face成立于2016年,拥有超过700万名用户,平台囊括Meta LLaMA 4、DeepSeek R1、OpenAI Whisper等大模型数据集。同样于2016年成立的Pollen Robotics,已在二十多个国家部署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2024年,Hugging Face启动开源的机器人解决方案Le Robot,旨在为现实世界的机器人提供模型、数据集和工具,以降低技术门槛。Pollen Robotics的机器人也采用了Le Robot。

• 点评:2024年以来,Hugging Face从数据收集、模型训练、人才吸纳等多维度推进开源机器人战略,Pollen Robotics将强化Hugging Face的硬件布局。AI走向物理世界,软硬一体才是王道啊!(曹妍)

03 美国限制英伟达对华销售H20

4月15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收到美国政府通知,向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D:5国家/地区(美国《出口管制条例》武器禁运区),或向总部/母公司位于这些国家/地区的公司出口H20芯片及其组合芯片,必须获得出口许可。

H20是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定制AI芯片,也是2023年10月美国对华禁售H800后的“阉割版”产品,字节跳动、腾讯、阿里、DeepSeek都是H20的重要买家。

出口受限后,预计在截至2025年的4月27日的第一财季,英伟达与H20系列芯片相关“库存、采购承诺及相关准备金”的计提费用将达到55亿美元。

• 点评:从H100到H800再到H20,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芯片出口管制。4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抵达北京,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监管加码或将催生H20的“减配版”,也将倒逼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燧原科技等AI芯片的国产替代。(曹妍)

04 迄今全球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

4月16日,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Subnanosecond flash memory enabled by 2D-enhanced hot-carrier injection,报告了他们研制出“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其擦写速度可提升至亚1纳秒(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是迄今全球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

团队通过构建准二维泊松模型,理论预测了超注入现象,创新性地结合二维狄拉克能带结构与弹道输运特性,调制二维沟道的高斯长度,使电子无需传统“助跑”即可实现无限超高速注入。

研究团队将“破晓”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合,以此打造出的Kb级芯片目前已成功流片。下一步,他们计划在3-5年内将其集成到几十兆的水平,届时可授权给企业进行产业化。

• 点评:以传统闪存为代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速度远低于易失性存储器,本次成果打破了存储领域“速度与非易失性不可兼得”的固有认知,或将引发应用端的深刻变革,成为我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相关领域实现技术引领的“底气”之一。(郭吉桐)

05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联合主办,20支机器人赛队参赛,机器人与运动员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共跑同一路线,但拥有单独赛道。

本届赛事规定每个参赛机器人须具备人形外观,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禁止轮式结构;控制方式可选手动遥控(含半自主)或完全自主;比赛中途可更换机器人(需罚时)、换电池(计时系统不暂停)。最终,天工队凭借2时40分42秒的成绩获得冠军,松延动力小顽童队、行者二号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 点评:马拉松是对人形机器人行走、奔跑、全身协同、具身智能等能力的最佳检验场景之一,也是对其可靠性、耐用性、续航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尽管赛况百出,评论褒贬不一,但这场马拉松走出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一步,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加速产业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郭吉桐)

通信与材料

06 TDK展示全球首个自旋光电探测器

4月15日,日本TDK公司展示了一款自旋光电探测器(spin photo detector),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磁性装置高速探测光的元件,它结合了光学、电子和磁性元素,用于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20皮秒(1皮秒等于1万亿分之一秒)的响应时间,处理数据的速度是现有电子产品的10倍。

既能服务于无线应用,也能服务于有线应用,同时还能覆盖广泛的频谱,因此其潜在用途可扩展到智能眼镜、超高速图像传感器和光谱标本分析仪,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和 Beyond 5G/6G。即使在宇宙辐射环境中,它也能正常工作。

• 点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中心与5G和6G通信领域对高速光通信和互连的需求急剧增长。光探测器是光通信接收器的核心部件,而这一产品有望解决AI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下一代光通信技术带来变革。(李一跞)

07 合成刚柔并济机械互锁聚合物

4月15日,西湖大学理学院刘志常课题组在Nature Synthesis发表论文Synthesis of a crystalline two - dimensional [c2] daisy chain honeycomb network,提出了“结晶预组织-机械键后修饰”策略,成功合成纯有机晶态二维机械互锁聚合物(MIP),该材料通过光控硫醇-烯点击化学实现准互锁结构的精准关环交联,薄层材料杨氏模量是块体的47倍,为智能材料与柔性电子器件的开发开辟新路径。

传统的机械互锁聚合物多采用一种叫“柔性基团”的链接方式,要么太灵活,容易形成无定形的凝胶态;要么引入刚性结构后,损失了灵活性,因此很难在柔性与刚性之间取得平衡。

• 点评:在柔性电子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壁垒高,这一材料创新有望提升材料性能,助力柔性电子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饶舒玮)

生物医药

08 辉瑞终止一项减肥药研发

4月14日,辉瑞(Pfizer)宣布,决定终止用于慢性体重控制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达格列净(Danuglipron PF-06882961)的开发。虽然该药在1400 多名参与者的安全数据库中,肝酶升高的总体频率与已获批准的同类药物一致,但在一项剂量优化研究中,有一名无症状的参与者出现了潜在的药物性肝损伤,在停用danuglipron后,该症状得到缓解。在对所有信息(包括迄今为止该产品产生的所有临床数据以及监管机构的最新意见)进行审查后,辉瑞公司决定停止该分子的开发。

• 点评:GLP-1减肥减重药物,大概率会成为2025年“新药王”。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在前,后来者压力山大。这是辉瑞在GLP-1减重药上第三次按下停止键,2023年它先后叫停了Danuglipron(每日2次)、Lotiglipron两项口服GLP-1制剂的研究。即时叫停,未尝不是及时止损。(李一跞)

09 给盲人导航的AI眼镜

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顾磊磊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等合作伙伴在Nature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发表论文Human-centred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wearable multimodal visual assistance system,报告了一款专为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人士设计的可穿戴多模态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

该系统利用AI解读安装在眼镜上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以勘测周围环境,经识别、判断后为使用者规划无障碍路线,在佩戴者接近障碍物或物体时会通过骨传导耳机进行语音提示,并通过贴在手腕的可伸展“人造皮肤”进行震动提醒,指导佩戴者移动方向,避开两侧的物体,甚至抓取物体等。

• 点评:为视障人群设计的辅助设备需求从“能用”提升到“好用”,是“科技为人服务”理念的具象化呈现。(饶舒玮)

10 全球最轻最小磁悬浮“人工心”成功植入

4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宣布,该院为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植入全球首个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填补了全球儿童心衰救治第三代“人工心”的空白。

儿童心力衰竭外科治疗是全球医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4万名心衰患儿住院,其中约7%~10%亟需心脏移植,而全国每年儿童心脏移植手术不足百例。无法等到合适供心的患儿,需要通过人工辅助装置暂时承担心脏泵血功能,为心肌修复或等待供心争取宝贵的时间,以赢取生命的转机。然而,现有设备多针对成人设计,低体重患儿因受剖结构限制,长期面临“无泵可用”的困境。

• 点评:技术突破的背后,除了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深化医工融合、全力推动科技转化的成果。(饶舒玮)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

责编 黄金萍

相关推荐:
蕾奥规划与城市象限发布城市大模型系列产品 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智能辅助驾驶 赛意信息:全面拥抱MCP与A2A协议 打造工业智能化协作网络新基建 一财社论:机器人竞技真实世界,敢为天下先加速 UU跑腿全面接入MCP大模型上下文协议 开启智能服务生态新纪元 财经慧说丨机器人都“跑马”了,啥时跑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