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从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转型、全力助推政务公开提质增效、更好发挥政务公开功能作用、全面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等四部分14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和社区延伸
山东将全面优化主动公开机制,建立较为完备的省市县乡四级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体系。探索将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嵌入部门业务系统,固化到现有业务流程,促进公开与业务融合发展。选取部分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已公开信息管理规范化试点,明确不同类型信息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渠道的公开时限,探索制定已公开信息的管理规范。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的公开渠道,实现与村(居)务公开衔接协同。
今年巩固深化“依申请公开质效提升年”成果,规范做好依申请公开全流程办理,完善配套制度,畅通受理渠道。推动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社会保障等申请较为集中领域的政府信息转化为以主动公开的方式在特定范围内公开。持续提升公众参与实效,做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发布和动态调整,健全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机制,重点提高基层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水平。继续开展省直机关“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打响省级“政府开放月”品牌。
强化数字赋能 全力助推政务公开提质增效
今年,山东将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数字化转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信息发布精准化、解读回应高效化、信息管理精细化、公开平台智能化的新型政务公开模式,加快政务公开数字化转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政务数据分析和研判,精准把握企业群众需求,开发智能问答、精确查找、办事咨询等政策服务场景,以数字化赋能政务公开,辅助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同时,全力打造各级政策集中发布窗口,加快构建“一级政府一个政策集中发布窗口”新格局。加快建设全省一体化依申请公开管理平台。各市要优化完善市级依申请公开平台,积极配合做好与省级依申请公开平台的对接,2025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一体化依申请公开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依申请公开事项全程网办、跟踪和监督。优化升级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探索建设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行业性统一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各领域信息跨层级统一查询和共享。
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等纳入信用记录,依法向社会公布
今年,山东将围绕重点工作,更好发挥政务公开功能作用。
围绕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文化旅游消费、健康消费、消费环境等方面配套措施的宣传推广,及时公开落实成效和典型经验。加强购房补贴奖励、城市更新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发布和解读,持续做好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信息公开。
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加大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待遇等政策解读和信息推送力度,分类归集发布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重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信息公开,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和养老机构监管信息公开。逐步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信息公开,精准做好异地就医报销政策宣传。优化旅游公共信息发布服务,加强旅游出行风险预警提示。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规范发布本地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升级“爱山东”“鲁惠通”平台,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密切跟踪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动态调整情况做好清单事项内容、主管部门等信息的更新发布。加强市场监管制度规则公开,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政策措施。依托企业家会客厅等平台,开展“我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听取各类经营主体、商(协)会、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
持续做好权责清单依法公开和动态更新。规范招投标信息公开,加大招标公告、中标合同、履约信息公开力度,招标公告要载明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将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运维、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依法向社会公布。各市要及时公布重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引导公众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健康防护。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开本地区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按照规定公布行政检查事项、行政检查计划等内容。深化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公开内容,统一公开目录,加强信息公开咨询窗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