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曾进泽在《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进“机器人+”场景应用工作,聚焦提高生产效率、赋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民生,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目前正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
记者在会上还获悉,下周广东还将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由省工信厅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并邀请省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重点企业发布新产品。
曾进泽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充分发挥广东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搭建机器人标准化测评环境。在一些关键的共性技术环节,比如说智能机器人多模态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可靠性提升、动作仿真、自主作业、多机协作和人机协作等方面展开联合攻关。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广东将推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推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目前正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应用场景上,在工业领域,以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产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鼓励制造业企业开放非标场景和复杂工艺场景,鼓励企业与机器人企业联合攻关。在民生服务方面,广东将以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城市管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应用,重点提升人机交互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生命健康、陪伴护理、家庭服务、教育、商业及社区服务体验等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面向恶劣环境、危险活动环境,比如消防救援等领域,将加大智能机器人在消防应急和极限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作业安全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将尽快遴选‘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征集和发布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大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推动机器人普及应用,提高企业生产服务效能和人民生活的品质。”曾进泽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