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新风评丨向海而生,东营生态安葬浪潮中的文明觉醒

发布时间:2025-04-13 15:41:000人关注

当最后一捧骨灰融入渤海湾的浪花,一场静默的生命仪式在碧海蓝天间完成。自2015年启动海葬服务以来,东营市已连续十年举办的骨灰撒海活动,不仅让686位逝者以最轻盈的姿态回归自然,更掀开了殡葬文明革新的时代帷幕。

在黄河入海口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海葬服务创新呈现出令人瞩目的“东营样本”。在驶向深海的渡轮鸣笛前,东营市殡仪馆告别大厅内已上演了静默的文明进阶。没有缭绕的香火与纸灰,肃立默哀的家属手持白菊,在简约庄重的公祭仪式中重构哀思的表达范式。家属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繁琐仪式,而是以一种更加简洁、纯粹的方式缅怀逝者,让哀思在静谧中得以升华。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逝者深深的眷恋,又有对这种全新殡葬方式的认可与接纳。

东营模式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将政策温度注入制度设计。从“白事热线”的全天候守候到全程免费的服务链条,从清明时节的集中撒海到全年预约的弹性机制,东营市民政部门以精细化服务消解传统殡葬的沉重枷锁。十年间,撒海参与数目从一开始的13位、34位,稳步增长到今年的110位。逐渐递增的参与人群,这不仅印证着绿色殡葬理念的渗透,更折射出公共服务创新对观念变革的撬动作用。

从“入土为安”到“向海而生”,不仅是葬式的革新,更是生命认知的升华。当清明时节的渡轮载着思念驶向深海,生者与逝者在碧波间达成新的默契——生命本源于自然,最终又成为自然循环的参与者。这种认知的转变,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渤海湾起伏的波涛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命回归自然的诗意,更听到了文明转型的潮音。

从首届活动的试探性启航到第十届仪式的成熟运作,东营海葬实践完成了从破冰到引领的跨越。这一跨越,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推动殡葬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的人群能够理解和接受生态安葬方式,让更多的生命以自然、环保的方式回归自然。

渤海湾的浪花年复一年讲述着新的生命故事。在生态殡葬的探索路上,照见的不仅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是文明社会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化作浪花里的微光,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正以最古老的自然法则,书写人与自然和解的新篇章。(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

相关推荐:
新风评丨向海而生,东营生态安葬浪潮中的文明觉醒 仁怀市龙井镇:创新治理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移风易俗丨除陋习、树新风,这些移风易俗知识要知道! 青春学子畅游黄河口 安徽固镇农商银行浍河支行党支部 共倡绿色清明同筑文明新风 讲习俗、倡文明,清明课堂 玩转诗词飞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