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_媒体看武威】
早上7时许,武威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贾雷在古浪县人民医院的宿舍里简单用过早餐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自去年11月起,贾雷响应号召,来到古浪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驻点帮扶,这是武威市开展“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以来,武威市先后选派568名医护人员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年均驻点专家分别达136人、200人、232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就医新格局逐步成为现实。
“您不仅患有视神经炎,还有高度近视,以后需要特别注意。”在古浪县人民医院眼科诊室,贾雷正在给一位62岁的患者检查眼底。在检查的同时,贾雷不时地给县医院的年轻医生张向玉讲解诊断要点。
张向玉是古浪县人民医院眼科的住院医师,参加工作刚满两年。“跟着贾主任学习的这段时间,我的收获很大。”她说,针对一些复杂病例的诊断思路,贾主任也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诊断技术。
同样,古浪县横梁乡中心卫生院也有许多新变化。下沉到基层服务的医护人员热情周到,方便了群众家门口就医。
“医疗帮扶活动开展后,我们的门诊量同比提升10%。”横梁乡中心卫生院内儿科主任陈善睿说。
古浪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刘江到基层开展帮扶活动以来,在接诊患者的同时,更注重健康知识普及。“小病在村里看,大病到县城治,康复回乡镇养。”这是刘江常说的话。
凉州区羊下坝镇二沟村卫生室坐落在乡间小路旁的一个小院里,时不时有村民进出。卫生室医生孙德华说:“我们卫生室原本只有两个人,主要帮村民看头疼脑热,遇到腰疼腿疼还得到卫生院或县城的医院看,来回跑很不方便。自从凉州区黄羊镇中心卫生院的郭亮医生来了以后,给大家解决了很多难题。”
郭亮表示,下沉到村卫生室后的工作很充实,除了在卫生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进村入户进行公共卫生随访及健康报告反馈外,还会举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为群众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
“对于从上级医院转回来的患者,基本医疗护理等都可以在村卫生室进行,我们还会提供相应的后续随访和医疗服务。”郭亮说。
“这项活动不是简单地‘送医下乡’,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武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医疗帮扶活动过程中,通过“师带徒”“手把手”等方式,既可解决当前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又能为基层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人才。(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王雁 陆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